工作通知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通知 > 正文

关于开展2024年线上微专业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 :            时间 : 2024-09-04     浏览量 : 
    

各学院(部):

为更好适应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促进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同时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学校决定开展校级线上微专业建设工作,2024年拟在全校范围内新立项1-2个线上微专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线上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求,高校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在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自主设置某一门专业,构建微型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灵活、开放且系统地培养学生相关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跨学科专业教育模式。线上微专业则以“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为手段,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精品在线开放微专业课程体系,并依托开展微专业教育。

二、建设主体与责任

(一)线上微专业所在学院为建设主体,承担主体建设责任。设置专业负责人一名(即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组建教学团队,开展申报工作;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制定招生简章,具体负责报名与遴选工作;开展授课教师安排、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和档案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具体运行和结题验收等。

(二)学校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线上微专业教学团队。鼓励联合校内、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深度参与线上微专业合作。

三、申报与建设

(一)申报要求

1.申报主题

线上微专业设置应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定位,适合开展线上学习。线上微专业的主题设计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之一:①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学生有广泛的跨专业学习需求;②正在或未来向各行业领域渗透的新兴技术;③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核心素养或能力;体现学校学科或专业发展品牌和特色;④围绕校级以上产业学院、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等规划方向。

2.线上微专业申报条件

(1)线上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明确,特色鲜明;依托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

(2)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团队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团结协作,有承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建设任务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

(3)线上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俱全。

(4)每个线上微专业原则上设置6-8门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所有课程需开设在线开放课程,如未开设,则需要申请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便支持校内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在线完成线上微专业学习。

(5)开设学院能从政策、人员、经费、场地等多方面支持线上微专业建设。

3.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条件

申报课程应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没有针对该课程的在研项目,需至少经过一个学期或一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时,在以下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1)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4)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5)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6)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7)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8)未按要求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课程不可申报。

4.申报限额

全校拟立项1—2个线上微专业,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优先立项。

5.申报程序

(1)学校发布线上微专业申报通知,各学院(部)根据通知要求组织申报。

(2)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线上微专业进行评审,对评审结果予以公示。

(3)公示无异议后,开展建设工作。

(二)建设要求与待遇

1.学校根据教学建设与改革以及人才培养需要,组织线上微专业立项评审,建设周期不超过2年。

2.开展建设一年后,由所在学院(部)开展中期检查,重点检查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课程资源、课程思政育人等建设进展。对于达到预定建设要求的项目给予继续建设;未达到阶段性建设任务的项目,进行整改并暂缓后续经费划拨,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后继续建设,整改后达不到阶段性建设任务的将终止该项目。

3.建设期满需接受验收,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进行结题验收。线上微专业建设需参与课程全部建设完成后,整体验收。

4.线上微专业内参与建设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期同样为2年,通常第一年完成视频拍摄,第二年在开放教学平台完成至少一轮的线上教学并支持校内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完成结题时需要提交:每门课程须至少发表1篇教改论文(或出版教材1部或该课程所在学期近3轮学评教均位列学院前40%),另外需要提交:在线开放课程网站、总结报告、改革方案(含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其他成果。其中教学大纲(单独提供)需体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不低于40%。

5.线上微专业立项后,针对项目内新立项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给予每门课程5000元建设经费。两年建设期满,参与课程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参与线上微专业建设的课程待遇等同校一流课程,其课程质量系数为1.3,课程负责人按照政策核算教学工作量,每年划拨活动经费2000元,有效期三年。超过三年需重新申请认定,认定通过方可享受一流课程的绩效与建设经费待遇。

6.线上微专业建设的线上课程其他经费,如课程视频拍摄制作费用等由所在学院支持。

、材料报送

请各学院(部)将申报材料完成评审推荐后,于2024920日前上交至教师发展中心,具体如下:

填写《浙江科技大学线上微专业申报书》(附件1)及《浙江科技大学线上微专业申报汇总表》(附件3),线上微专业内新立项的课程填写《浙江科技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附件2)电子稿发至fdc@zust.edu.cn,同时上交纸质稿申报书和汇总表(各一式一份)。

联系人:陈萍,85070245,图西209。


附件:

1.浙江科技大学线上微专业申报书

2.浙江科技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3.浙江科技大学线上微专业申报汇总表

4.浙江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5.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与认定办法(试行)

教师发展中心

2024年9月4日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310023)

电话:(监评中心)0571-85070129

          (教发中心)0571-85070245

办公室:图书馆西209


常用链接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1 浙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浙ICP备05014576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310023)
电话:0571-85070230 / 0571-85070231
Copyright © 2021 浙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浙ICP备05014576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