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 

青岛科大青年教师全脱产下企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发布单位 :            时间 : 2013-07-03     浏览量 : 
    
日期:2013-07-03作者:孙军 吴静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下工厂长技能课堂上添活力
青岛科大青年教师全脱产下企业至少3个月
  本报讯(记者孙军通讯员吴静)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富有创新潜质和学术活力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因与大学生年龄相近,被形象地称为“青椒”。众所周知,“青椒”理论知识丰富但社会实践经验不足,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专业知识传授很难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怎样才能让青涩的“青椒”变成底气十足的“红辣椒”?青岛科技大学运用职称评定这一“指挥棒”,鼓励教师进课堂、下工厂两条腿走路,打通教学与实践的壁垒,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据了解,青岛科大自2009年开始实施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到工厂、企业、研究所、设计院、社区等一线工作岗位进行3个月到1年的全脱产实践。工作期间,教师基本工资、保险等待遇不变,学校还为教师的相关费用“埋单”。下工厂结束后,学校组织验收,颁发合格证书,并将此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和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的必要条件。学校还制订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比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各学院安排教师实践的年度计划一般不超过本单位专业教师总人数的5%;学校将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随时抽查;对未完成约定的培训任务以及有迟到、早退、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均视为考核不合格,学校将收回培训期间的相关费用,并追究相关责任。
  4年来,学校共派百名教师到中石化、杭州中策橡胶、海信、国家海洋所等单位参与一线生产实践操作。学校为每位老师平均支出费用,包括工资、保险、岗位津贴以及差旅费等达几万元。
  信息学院教师陈显利在科高橡塑机械技术设备公司“实战”一年,其间他以过硬的专业素养赢得了企业的青睐,当年就与企业签订了100余万元的科研合作项目,并以超额的科研业绩在学校的岗位聘任中以讲师身份低职高聘到三级专业技术岗位。随后3年,他几乎每年都从当年实习的企业拿到了近百万元的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他承担的课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其中,有的研究生甚至在研二时就可以独自面向企业承担科研项目,未毕业就被企业抢先“预订”。
  青岛科大校长马连湘告诉记者,让青年教师下工厂实践,开拓了他们的视野,磨砺了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激活了课堂教学的实战力,提升了指导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水平。同时,进课堂、下工厂知行合一,更让教师们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学校开门办学,为青年老师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而老师们的敢想敢干和创新实力获得企业的青睐,成为抢手的“香饽饽”。近3年,学校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等国家级课题近200项。2011年至今,学校科研总经费达到3.4亿元,其中横向合同经费1.7亿元。
  青岛科大毕业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许多与学校有科研合作项目的单位大量录用该校毕业生。学校2012届毕业生签约率达90.82%,已连续7年排名山东省属本科高校第一。
《中国教育报》201373日第1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310023)

电话:(监评中心)0571-85070129

          (教发中心)0571-85070245

办公室:图书馆西209


常用链接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1 浙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浙ICP备05014576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310023)
电话:0571-85070230 / 0571-85070231
Copyright © 2021 浙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浙ICP备05014576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